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动态 >> 正文

特色文化挖掘,赋能乡村振兴 ——广东药科大学“传红药行”突击队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7-30 [来源]: [浏览次数]:

广东药科大学“传红药行”突击队于2025年7月前往怀集县开展“特色文化挖掘,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深度对接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积极响应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行动及基层服务“双百行动”部署。团队积极响应团省委和学校团委号召,聚焦红色文化、特色产业及地方文化,多维度助力怀集县城乡协同发展。

17EF1

团队合影

一、实践活动开启,践初心共发展

在广东药科大学“双百行动”驻怀集县服务队队长张锡钦协调组织下,广东药科大学“传红药行”突击队前往怀集县政府了解全县红色文化资源概况,以更好开展相关调研活动。

E60F3

团队在县政府门前合影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团队指导老师张居永教授,崔俊申老师讲解团队2025年活动计划与团队未来发展规划,并表示希望能够更加深入了解怀集县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现状,发挥专业优势,助力怀集县文化发展。

E3153

指导老师讲解团队活动计划

中共怀集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孔玫介绍怀集县深挖本地党员教育培训资源,已打造含传承“岳山造林”光荣传统在内的6条党员现场教育路线、40多个教育点;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陶木兴则向团队介绍全县红色历史遗址及线索,称当地仍有不少待挖掘的红色资源,希望与团队共促红色文化振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社科联主席徐维宁介绍了本地红色资源现状,指出宣传方面存在不足,期待团队在宣传上发力并为活动规划提宝贵意见。

E8EB3

张锡钦队长及怀集各部门领导向团队介绍怀集红色文化资源情况

交流后,团队对怀集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收获良多。成员们积极响应,及时调整活动计划。

二、怀集寻红迹,研学承英魂

广东药科大学“传红药行”突击队以怀集县红色文化为脉络,先后探访坳仔镇六德堂、郑作贤故居,甘洒镇邓拔奇故居、韩树铨故居,永固镇宿安红色村等多处革命遗址。

坳仔镇红色基地

团队前往坳仔镇六德堂、郑作贤故居进行调研,在坳仔镇团委大学生兼职副书记陈铭豪的介绍下,成员们深入了解当地的红色文化历史,队员们在这里深刻地感受了家国情怀以及红色文化在当地的历史传承,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

4BE15

团队与当地居民交流                 团队在六德堂调研

永固镇红色基地

在团永固镇委专职副书记陈桂的介绍下,成员们了解到宿安村位于怀集县永固镇中心,属革命老区村,近年来,宿安村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突出红色教育、红色旅游,因地制宜建设永固宿安革命陈列馆和革命烈士红色,着力打造红色旅游景区、

4BE15

团队在永固镇宿安村调研

甘洒镇红色基地

此外,团队先后前往甘洒镇进行红色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先后前往邓拔奇故居、韩树铨故居、法志董公祠,了解农民运动中,学习英烈精神。

4BBB5

团队在甘洒镇红色基地调研

三、探访茶竹工坊,寻找代粮新方

广东药科大学“传红药行”突击队于7月17日前往怀集县坳仔镇,在坳仔镇人大副主席、团委书记彭汉平的带领下前往茶秆竹生产基地,深入调研茶秆竹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规划,共同探索茶秆竹创新发展的新方向。

F4D77

团队在坳仔镇人才驿站前合影

深入了解茶秆竹发展现状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队员们与当地竹农交流,了解茶秆竹的种植技术、市场销售现状以及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为后续探索特色乡村振兴模式提供了思路。

45EF1

团队在茶秆竹生产基地调研

探索茶秆竹全新发展路线

在怀集“以竹代粮,以竹代塑”绿色循环产业及研发基地,队员们见证了竹叶转化为饲料、变废为宝的创新技术,详细了解其生产工艺和市场前景。通过对比传统加工与现代化生产的差异,团队提出专业赋能发展建议,助力当地打造“竹经济”生态链,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47DDD

团队在“以竹代粮,以竹代塑”绿色循环产业及研发基地调研

四、教育帮扶暖童心,多元课堂绽光芒

广东药科大学“传红药行”突击队前往肇庆市怀集县坳仔中学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夏令营活动,团队发挥专业特色,设计特色课堂。

1B8BD

团队与学生们合影

安全用药小课堂

4A3F5

团队成员讲解安全用药知识

预防保健小课堂

4C546

成员讲解预报保健知识

叶脉贴画与中药香囊实践课

495A9

学生制作手工作品

团队感想

传红药行队长——郭淑妍

作为广东药科大学“传红药行”突击队的队长,此次 “三下乡” 让我与团队收获颇丰。在怀集的实践里,夏令营中孩子们眼里的光、红色基地里的历史温度、岳山林场的苍翠生机、茶秆竹产业的乡土智慧,都成了心底的印记。俯身触摸土地,才懂乡村的厚重与鲜活。青年当以实干接过接力棒,用脚步丈量需求,用学识赋能发展,让红色基因在行动中延续,让绿色希望因青春生长,把担当写进乡土振兴的脉络里。

传红药行队员——罗志翔

作为广东药科大学“传红药行”突击队的一员,在此次“三下乡”中,我受益匪浅。前期,我们有序地准备好活动策划和活动物资。初到夏令营时,迎面而来的是孩子们的热烈欢迎,他们的热情感染了我,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中期,在跟随调研小队外出时,我学习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艰苦革命历程和坚定的红色意志。同时,在怀集当地调研茶秆竹产业的发展状况过程中,我真正领略到了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整个“三下乡”过程让我明白当代青年的责任重大,需具备过硬的专业本领和知行合一、坚韧不拔的品质,方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回馈社会,体现青年担当。

传红药行队员——雷茵茵

作为广东药科大学“传红药行”突击队的一员,在怀集县坳仔中学支教的这些天,让我收获颇丰。孩子们学习条件简陋,但求知欲却异常强烈。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课堂上,他们积极举手发言,纯真的笑容和对知识的热忱,让我感受到教育的力量。这次夏令营活动,不仅是为孩子们带去知识,更是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我学会了耐心与坚持,也更加明白了教育的意义。虽然支教时间短暂,但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激励我未来继续为乡村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团队介绍

17521

实践团合影

队伍名称:广东药科大学“传红药行”突击队

所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药学院、临床药学院

团队成员:郭淑妍、黄慧聪、罗志翔、杜雨澄、雷茵茵、李湘莲、梁焯斌、陈健怡、陈雨晴、赵毓宁、陈书淇、陈湘、何晓彤、刘晨慧

指导老师:崔俊申、张居永、顾取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