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旦大学105周年校庆前夕,校长杨玉良在答复记者提问时谈到,目前在中国的大学里功利主义盛行,出现了比较广泛的精神虚脱,很多大学过分地赶时髦,成为就业服务站。他认为,大学就该成为一个纯洁的学术殿堂,一定要注重自己的传统,不妨保守,虽说改革也重要,但对目前的中国大学来说,坚持和回归大学精神更重要。
在中国大学“创世界一流”运动蓬勃兴起,中国大学集体陷入“创一流”焦虑之时,杨校长的这番话无疑是迎头泼了一盆冷水,振聋发聩,发人深思。
大学何以成其“大”?梅贻琦先生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竺可桢先生则说,大学之大,乃求是“研究”之大。有大师,有大学术,崇尚真理,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创新之品质,大学才能坚挺起国家、民族的精神脊梁骨,成为学子的精神家园。而一旦大学精神颓靡了虚脱了,失去了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类的责任感,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优秀传统也就被弃掷在烟尘之中。
西方有句谚语:“最远的路,很可能是到达你的目的地的捷径。”大学要成就大师,要研究大学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非宁静无以致远”,一定得嚼得菜根,坐得板凳,耐得住冷清与寂寞。但放眼目前国内的大学,鼓乐齐鸣,热闹非凡。就说教授们吧,他们中很多人直奔SCI和课题项目而去,争经费,做“老板”,或凭“砖家”之名到处走穴赚钱,别说做研究,忙得连写论文的时间也没有,有时便不客气地“署名”或干脆抄袭。不少名教授官、学、商三位一体,离宁静的书桌与实验台早已很远。在如此大学氛围下,学生们除了膜拜“官”与“钱”,为将来的基本生存考取一本本证,还有几个人会去仰望星空,钻研学问?
在英国,最有钱的学生大多选择高雅的哲学、艺术等“形而上”的学科,而让英国人大为诧异的是,那些有钱的中国留英学生选择商业专业的比例非常之大。有人对一些中国留学生的唯一评价是:“非常有钱。”这可真应了那句流行语:穷得只剩下钱了。国内有些大学,为迎合学生功利目的,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唯一标准,把那些对建构“灵魂”与“信仰”至关重要的课程或专业毫不惋惜地砍去了。
孔子说:“君子不器。”一个人不应该像一件器具一样只有一个用途,拘于一才一艺。大学自然要教会学生具体的某个专业,但知识分子同时应该是社会价值的承担者。如果一所大学仅仅局限于劳动力的培养,成为一个“就业服务站”,那它有再高的大楼,再大的规模,也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今时今日,我们做到了吗?
2010年06月23日 11:29:12 来源: 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