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课程简介 >> 正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5-11 [来源]: [浏览次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供全校本科各专业使用)

、课程性质、目和任务

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中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主线,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理论,既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也为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本教材重点阐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容。

教学以服务大学生“学习创新理论,关注社会现实,树立理想信念,明确使命责任”为课程建设目标,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好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弄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深化对科学理论特质的认识,引导广大青年要立足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拥护“两个确立”,并矢志不渝地为之团结奋斗。

二、课程基本要求

1.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种层次要求。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历史成就。

3.成绩评定方式

注重形成性评价,成绩组成包括平时成绩(30%)、原著研读(20%)、期末成绩(50%)。

4.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3年版),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5月。

三、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学时共40学时,均为理论学时。其中37学时为理论讲授;另外的3学时为原著研读汇报展示。

导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1学时)

【掌握】

1.掌握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在守正与创新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主线,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3.掌握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熟悉】

1.熟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

2.熟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3.熟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性。

【了解】

1.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提出。

2.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

3.了解《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有关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就和重要历史经验的论述。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5学时)

【掌握】

1.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

2.对毛泽东历史地位的科学评价。

3.掌握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熟悉】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3.学习习近平在《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毛泽东历史功绩的评价。

【了解】

1.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

2.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感受毛泽东思想的理论魅力,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6学时)

【掌握】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熟悉】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经验。

3.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角度,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了解】

1.了解近代中国的国情及其特点。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5学时)

【掌握】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熟悉】

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现实依据。

2.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理论依据。

3.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创造性理论。

【了解】

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2.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4学时)

【掌握】

1.初步探索阶段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

2.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大意义。

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熟悉】

1.《论十大关系》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重要方针。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3.正确分析和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了解】

1.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2.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3.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在一穷二白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及其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5学时)

【掌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

【熟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国际背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实践基础。

【了解】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跨世纪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发展。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时代的新篇章。

邓小平理论5学时)

【掌握】

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4.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熟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2.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理论。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了解】

1.“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4.党的建设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学时)

【掌握】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观点。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熟悉】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逻辑和理论价值。

2.深刻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的认识。

3.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了解】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4.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科学发展观3学时)

【掌握】

1.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3.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熟悉】

1.把握科学发展观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工程中所内蕴的理论价值、现实意义。

2.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3.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4.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5.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了解】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6.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