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课程简介 >> 正文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教学大纲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5-11 [来源]: [浏览次数]: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教学大纲

(供全校所有本科专业使用)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思想道德与法治》是面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价值取向,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引导学生自觉拥护“两个确立”,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修养和法律素养。

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1.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种层次要求。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重要意义,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的理想信念,做忠诚的爱国者及改革创新实践者的途径;熟悉处理各种关系的方法,立志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做到和谐发展;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3.成绩评定方式

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40%)

(1)平时成绩:平时成绩(100分)=考勤(负分制)+课堂表现(20分)+平时作业(30分)+社会实践(50分)

(2)期末成绩:100分折合为总成绩的40%

(3)考试方式:闭卷

(4)成绩评定:百分制

4.本课程选用的教材:

(1)教材:

《思想道德与法治》 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修订版

(2)参考资料: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4卷),外文出版社,2014-2023年。

《习近平著作选读》(1-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4月。

《思想道德与法治“三题三入”教学详案》,闫艳,知识产权出版社,2021年

《思想道德与法治实践教程》,路丙辉,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

《思想道德与法治专题教学设计》,袁鹏,经济科学出版社,2022年

三、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学时共40学时,均为理论学时。

绪论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3学时)

【掌握】把握本课程的特点,掌握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价值和世界意义。

【了解】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发展的新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9学时)

【掌握】处理各种关系的方法,立志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做到和谐发展。

【熟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重要意义

【了解】人生观的基本内涵以及对人生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6学时)

【掌握】理想信念、共同理想的含义和特征。

【熟悉】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的理想信念。

【了解】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把理想转化为现实,实现中国梦。

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6学时)

【掌握】做忠诚的爱国者及改革创新实践者的途径。

【熟悉】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禀赋。

【了解】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3学时)

【掌握】积极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扣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

【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现实基础、道义力量。

【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6学时)

【掌握】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的内容;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恋爱观、婚姻观及公德意识的养成。

【熟悉】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锤炼高尚品格。

【了解】道德的历史演变、功能、作用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革命道德。

第六章学习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素养(7学时)

【掌握】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主要内容、社主义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增强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树立法治理念,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成为具有良好的法律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了解】法律的概念与历史发展,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实体法律部门和程序法律部门,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与法律的至上地位,法律权利与义务以及二者的关系。